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重生四合院,开局是八十年代在线阅读 - 183 奇货可居的霓虹友人

183 奇货可居的霓虹友人

    慢慢的,佐田雅志睁开了昏沉的眼睛。

    宿醉的虚脱感,让他浑身难受;干涩的嗓子,更是让他下意识喊出了“水”。

    当然,用的都是日语。

    “咦?佐田先生你醒了?你要水?这里有凉茶,先起来喝点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佐田雅志下意识的道过谢,刚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,却忽然愣住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候,佐田雅志的脑子已经运转开来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如此,佐田雅志才发现,自己竟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。

    眨了眨眼过后,佐田雅志看向对面的人,想了足足三秒钟,才反应过来:“哦,你是,你是曹,曹……”

    “曹志强。”曹志强笑眯眯的继续用日语道,“我们昨天晚上刚见过面,还一起吃过饭呢,佐田先生。”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“哦,记得了。”佐田雅志点点头,“你是曹先生,一个诗人,还是一家即将开业的出版会社的社长?”

    曹志强微笑点头:“对。”

    佐田雅志皱了皱眉,左右看了看,再次问:“这是哪里?我怎么在这?”

    曹志强微笑着伸手指了指床头柜上的一杯水道:“佐田先生,你的嗓音有点哑,先喝点茶水吧,润润喉咙再说。”

    佐田雅志看了看床头柜上的那杯水,下意识咽了口唾沫,然后就对曹志强一点头:“那就却之不恭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佐田雅志拿起那杯水,咚咚咚一口气喝光。

    喝完这杯凉茶后,曹志强拿起茶壶,又给佐田雅志倒了一杯。

    佐田雅志再次一口气喝光。

    就这样,佐田雅志连喝了三杯水后,这才长吐一口气:“啊,感觉终于活过来了,谢谢,谢谢您,曹社长。”

    曹志强放下茶壶摇摇头:“举手之劳,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头脑已经彻底清醒的佐田雅志眨眨眼,满脸疑惑的问:“那个,曹社长,为何我会在这里?”

    “你真的什么都记不得了?”曹志强笑眯眯的在对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。

    佐田雅志皱眉摇摇头:“什么都不记得了,我,我好像喝断片了,就记得跟你们喝酒,其他都记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曹志强点点头,就把佐田雅志为何在这里的情况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原来,昨天晚上的时候,先是佐田雅志提前醉倒在酒桌上,接下来就是大家一阵闲聊,可没过一会儿,就说起了陈主任带来的那个拉稀跑肚没口福的翻译。

    接下来,戴编导不放心,去厕所看看那位周翻译怎么样了,结果去了却发现,那位年轻翻译已经满脸苍白的晕倒在厕所小隔间里。

    这下子,戴编导立刻吓坏了,不敢乱动,第一时间就跑出来报告陈主任。

    陈主任年龄更大,性子更稳,去看过情况后,立刻让人打急救电话,叫救护车。

    等救护车来了之后,陈主任跟戴编导都不放心,一起跟车一起去了医院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现场就剩下曹志强、余德利以及酒醉不醒的佐田雅志。

    由于时间很晚了,曹志强就让余德利先回去,免得嫂子担心,说这里由他来处理。

    就这样,余德利也离开了,只留下曹志强跟佐田雅志。

    而佐田雅志呢,因为醉的太厉害,曹志强怎么喊都不醒,如此一来,就没法知道他在哪个房间住。

    没办法下,曹志强叫来经理,让经理看过情况后,这才查到佐田雅志具体住在哪个房间。

    然而,这个时候呢,曹志强多问了一句,问对方是否一个人住。

    等得知对方确实是一个人住的时候,曹志强就没有带他去自己的房间,而是选择带佐田雅志回自己在后海的家,也就是青红的住所。

    曹志强的说法,是他看佐田雅志一个人醉的不省人事,又没朋友在身边照料,担心他一个人回去会出事,所以才带他回自己家,方便照看,免得佐田雅志醉死在房间。

    一听曹志强这么说,佐田雅志十分感动,连忙鞠躬点头,各种赞美之词不要钱一样的说出来。

    对此,曹志强只是微笑着连说不客气,表示这都是应有之义。

    好吧,从过程来看,曹志强说的确实没错,但实际上呢,曹志强带佐田雅志回来的动机,可没那么单纯。

    如果说,一开始的时候,曹志强确实对佐田雅志这个名字十分陌生的话。

    那么当他听到《话说长江》这个还没播出的纪录片电视剧的名字,甚至听到之前已经在日本上映的,一部名叫《长江》的纪录片电影,甚至还听到佐田雅志狂说他亏了多少钱之后,他就立刻明悟了,知道佐田雅志是谁了。

    曹志强在前世呢,是看过《话说长江》这部电视剧的,也看过那部日文版的电影《长江》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两部作品,曹志强都没完整的看完,他看的只是其中的节选片段,或则说是短视频。

    此外,话说长江的主题曲,也就是《长江之歌》,曹志强更是熟悉的不得了,因为他小学的时候,就学过这首歌,当然也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里。

    后来,曹志强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解析《话说长江》前后故事的长文,对此也有了一定的印象。

    尤其是知道了,这个创造了国内收视率最高记录的的纪录片连续剧,原本是一个日本歌手拍的电影,甚至那个日本歌手还为此负债累累,一直到六十岁,才还完欠债,也是让人咂舌不已。

    只是那个日本歌手,也就是佐田雅志来讲,或许对于国内很多六零后来说,是很出名的人,可对曹志强来讲,压根没啥印象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这样,一开始余德利单独说起佐田雅志,他根本想不起来对方是谁。

    但当跟陈主任跟戴编导等人,说起他们此行的目的,是来跟佐田雅志谈论纪录片电影《长江》的版权借鉴问题的时候,曹志强就全明白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何,曹志强突然提出要给《话说长江》写歌词的原因。

    因为他记得,那首脍炙人口的《长江之歌》,是在连续剧《话说长江》播出最后一集之后,才开始向全国公开征集歌词。

    而在这之前,长江之歌只是一首纯音乐,并没有歌词,而且曲调也有一些微小的差别。

    《话说长江》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,而这个纪录片的主题曲——《长江之歌》,同样十分成功。

    毕竟是能入选小学教材的作品,能不成功么?

    但在这里,这个时候,长江之歌的歌词还没出现。

    曹志强没碰到也就罢了,既然在这里碰上了,要不从中捞点好处,提前剽窃那首歌据为己有,他对得起自己身为穿越者的身份么?

    当然,除了觊觎《长江之歌》的歌词原创权外,曹志强的思维,顺势进行了延伸性的拓展,又开始对佐田雅志动起了心思。

    没错,佐田雅志现在确实很落魄,但人家之前,可好歹是个以才华出名的富二代歌手,名气也不算小。

    但就因为拍了一部纪录片,导致佐田雅志负债累累,结果呢,佐田雅志一家,没从这个纪录片捞到好处,倒是成全了央视。

    虽然佐田雅志的父亲,据说是个曾经侵过华的鬼子,但佐田雅志本人,是妥妥的反战人士,对国内的感情也是没的说。

    好像在曹志强穿越之前,佐田雅志一直是践行中日友好的那批人,属于难得的日本友人之一。

    总之,在曹志强看来,现在这个负债累累的佐田雅志,那是妥妥的奇货可居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呢?

    因为曹志强可以通过佐田雅志,来进入此时的日本乐坛,从日本市场收割财富。

    要知道,八十年代初期的日本,那可是妥妥的如日中天,是战后日本最强大的时期。

    得益于强大的经济,此时的日本娱乐圈,尤其是日本乐坛,更是在亚洲圈占据统治地位。

    此时的很多港台流行歌曲,基本都是抄袭日本歌,比如《男子汉宣言》,《我只在乎你》等等等等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国内虽然人口众多,且国内的华语乐坛还是蓝海一片,但这里的人均收入也低,且对版权的保护意识也差。

    所以在这个时期的亚洲乐坛,真要论赚钱,那还得是看日本。

    曹志强还记得,他前世曾经看过一个文章,分析过八九十年代亚洲各地的唱片价格。

    在八十年代末,国内一张著名歌手演唱的原版单曲录音磁带,平均才十元钱一盒,专辑也不过十二元左右,不会超过十五元。

    而同时期的港台地区,一盘单曲录音磁带的价格,大概是五十元港币一盒,折合当年的RMB,大概是二十元左右一盒,价格基本是内陆的一倍。

    港台地区的录音带,在八十年代就够贵了,那么八十年代的日本,一盒录音带的价格是多少呢?

    答案是,在八十年代,日本一盒单曲录音磁带的平均价格,是1500日元左右,要是一张专辑的录音磁带,价格一般在5000日元左右。

    在八十年代,广场协议之前,RMB对日元的汇率,大概都是在一比十七左右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同样卖一盘音乐磁带,在内陆是10元,那么在日本就是88元RMB一盘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在日本开一场演唱会,赚的也远比国内多多了。

    曹志强靠着系统外挂,已经有了日与精通、金嗓子天赋,顶级吉他演奏,顶级口琴演奏,顶级手风琴演奏,以及现代流行歌曲精选三万首。

    这么多天赋、技能跟歌谱的组合,如果不趁机在日本大捞一笔,他这不光是暴殄天物,简直就是犯罪啊。

    然而,问题在于,曹志强现在是zhong国人,受限于国情跟身份,此时的他要出国去日本,那是十分困难的,一不小心就会被当做叛国。

    所以,他需要一个引子,或者说是有日本人身份的合作伙伴,来带自己把触角伸入日本。

    就好像娄晓娥,能帮自己把触角伸入香江一样。

    很显然,这位对zhong国抱有好感,且负债累累的日本知名歌手——佐田雅志兄,就是自己最好的猎物。

    因此,在曹志强的眼里,此时的佐田雅志,根本不是什么霓虹友人,明明就是流落在赵国的秦异人啊!

    从某种程度上讲,佐田雅志的价值,要远远大过一首《长江之歌》。

    既然是奇货可居,那当然要趁他病,不,趁他落魄的时候,赶紧跟他做好朋友啊!唐居易的重生四合院,开局是八十年代